top of page

無色世界
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色彩無處不在,而不同的顏色又能夠激發不同的情緒反應。例如,紅色常被聯想到熱情與活力;藍色則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,常被用於創造放鬆的環境。然而,倘若觀賞者並不存在,那麼顏色還有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嗎?

無色世界

丹麥裔冰島籍藝術家奧拉維爾·埃利亞松曾經說過,我們真的能夠相信我們的眼睛,並以所謂正確的方式與世界互動嗎?他曾經在一個展覽會上,以一種特別的黃色燈光創造了一個沒有顏色的房間。博物館館長大概認為甚麼都沒有的房間過於單調,於是希望在正中央擺放一朵紅色的玫瑰,可是卻被他堅決拒絕了。說到底,這是一個失去色彩的世界,與花卉無關。


埃利亞松的“無色世界”不僅是對視覺的一次挑戰,更是對我們感知世界方式的一次深刻質疑。當所有的顏色都被同化在單一色調下,常見的物品便失去了慣性之視覺標籤,這時,物體的形狀、材質與它們的空間關係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。


這種感官剝奪反而加強了其他方面的感知,如觸覺和嗅覺。在埃利亞松的無色房間中,訪客們開始更加留意空氣流動的細微變化,物體表面的溫度差異,以及周遭環境的聲音等。這種體驗強調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顏色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觀和行為模式。進一步來說,這不僅是物理現象的一個展示,也象徵著更深層次的哲學和心理學問題:在外在之下,世界將呈現怎樣的本質?


如果藝術品是作者的一種表達方式,那麼藝術體驗便是參與者的責任。很多時候,我們通過藝術作品來了解自己。至於怎麼解讀?是否正確?其實大多藝術家並不關心。也當然,博物館一般會添加詳細說明,以確保人們理解它的含意,可是卻抹煞了太多想像空間。畢竟,藝術可以是一道無形的橋樑,它通向神秘迷人的國度;藝術也可以是一扇啟蒙的大門,引導人們用嶄新的目光大開眼界。 佛家云三千大千世界,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,世界便怎樣呈現在你的眼前。或許,我們根本不必為自己的言行一一解說,雖然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方,每個人卻擁有不一樣的想法,而這正正是我們的權利。


圖: PuiPui

文: 琉璃筆 編: 吳志宏

bottom of page